微循環的奧秘

新北市牙醫總編輯 黃萬騰醫師

  現代科技的社會中,汽車機車是人們的代步工具,在日常保養中,如何讓您的超跑能夠運作得更順暢,每一位車廠的專家都跟您一定會說管路要順暢,要清積碳,加入汽油精,機油精等等讓引擎運作更順暢,馬力提升,快意奔馳。

broken image
  而在工作時,治療機台的高壓氣推動 high speed 手機,水路管線的順暢也是身為醫師們一定隨時注意的。病患手術開刀後傷口的癒合更是專業的您更重視的,而身體傷口的癒合與健康牽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與您平日接觸的科技產物與工作上息息相關,這個概念就是微循環的概念。
  什麼是微循環?微循環是指在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等小血管區域進行的血液循環。因為毛細血管和小動脈因脈管直徑小,所以血流速度緩慢。在這樣血流緩慢的循環中,毛細血管與組織之間可通過濾過及滲透進行物質交換。此區域的血流是由小動脈管的括約肌和毛細血管壁上有收縮性的周細胞(Rou-get 氏細胞)等來調節。微循環結構中的毛細血管廣泛分布于組織細胞周圍形成網路系統。它的口徑細、長度短、數量多因而總的橫斷面積大,全身毛細血管總橫斷面積約為2800平方厘米,約為主動脈橫斷面積(4平方厘米)的700倍。它具有管壁薄、通透性大等特點,是循環系統中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部位。微循環有調節組織血流量,供給細胞營養,排除代謝產物等功能,對每個細胞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起重要作用。
  人體的任何器官,都必需有一個正常健全微循環,否則就會出現相應器官的病變。微循環本身,細而長的血管,若不保健預防,則容易發生故障;由於血管壁很薄,若發生微循環障礙,微血流中的水份或有形物質容易注入組織間隙而出現水腫,微循環周圍的感覺神經末梢亦可感知,而發生局部酸痛、麻木、發冷、蒼白等;血流緩慢極易發生血液瘀滯,如腫瘤、炎症、休克、燒傷等均會產生微循環障礙,還會有瘀血、水腫等一系列病理變化。所以,很多疾病的發生與微循環障礙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心臟的微循環有障礙就可能引發心肌梗塞而突發死亡,腦部微循環有障礙就可能發生老年癡呆症、帕森金氏症等疾病,應用改善微循環的療法,就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要如何增加身體的微循環?有主動法與被動法,主動的方法有:走路、散步、游泳、打球等,氣功,包括各家內外功法,太極拳、及簡易有效的在身體各處及四肢拍打等;被動的有:針灸、拔罐、按摩、推拿以及運用中藥的外洗內服等。只要有運動就能幫助身體四肢的血液循環,至於身體內五臟六腑的微循環,中醫師認為透過一些養身功法就可以達到維持內臟循環功能的健全,除了內功的功法外,最簡易可行的首推拍打,尤其如果能在身上的酸痛點反應穴位上多加拍打或按摩就能起到促進內臟及身體的微循環的作用。
  時時運動建立良好的微循環,有了微循環就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有身心靈的平衡狀態,祝大家微循環順暢!